四大快递最新成绩单,龙头洗牌,即将到来?

发布时间:2024-07-08 点击:45
顺丰控股11月速运物流的业务量为9.06亿票,同比增长59.51%,增速领跑;圆通速递、韵达股份和申通快递同月业务量分别为15.39亿票、15.82亿票、10.13亿票,增幅分别为42.57%、42.91%和18.50%。
11月,顺丰控股单票收入为16.16元,3家“通达系”快递上市公司的单票收入都低于2.4元。
一场“双11”电商大促,让各大快递上市公司的最新“成绩单”纷纷告捷。据顺丰控股、圆通速递、韵达股份和申通快递于12月18日晚间发布最新业绩简报显示,4家快递公司11月份的业务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。其中,顺丰控股业务量增幅近60%,韵达股份、圆通速递的日均业务量超5000万单。
但与4家快递上市公司创出业务量新高形成差异的是,它们的最新营收表现却明显分化。顺丰控股以逾146亿元的收入遥遥领先,远高于3家“通达系”快递上市公司百亿元营收总和,申通快递则明显掉队。
由此可见,伴随着行业愈演愈烈的价格战,加之极兔快递、京喜快递等“鲇鱼”相继入局,原本就已竞争白热化的快递江湖厮杀加剧,行业步入由龙头转向寡头的过渡阶段。
01
电商大促提振11月业务量
从4家a股快递公司晒出的最新“战绩”来看,“双11”电商旺季催涨了它们的11月快递业务量。
如增速最快的顺丰控股,其11月速运物流的业务量为9.06亿票,同比增长59.51%,增速领跑4家a股快递上市公司。顺丰控股称,强劲的增长势头,主要受益于时效产品、特惠专配产品及其他新业务均保持较高增长。
据记者观察,2019年5月,为了充分使用过剩的运力资源,顺丰控股重新切入电商件市场,推出了特惠电商件业务。得益于这一前瞻布局,叠加面向高端消费类电商的时效产品,“双11”当日,顺丰控股全网收件量环比平日增长2.5倍,其中阿里平台订单揽收率高达84.4%,排名行业领先。
在电商大促的拉动下,圆通速递、韵达股份11月的日均业务量纷纷突破5000万单,远高于其前三季度日均3658万单、4362万单的件量。其中,圆通速递当月业务完成量为15.39亿票,同比增长42.57%,11月11日的递订单量和揽收量更是双双破亿,创下业务新高。
同样在“双11”当天揽件量突破1亿件的韵达股份,经历了去年同期业务量增速放缓之后,今年11月业务量增速重回40%以上。11月,韵达股份完成业务量为15.82亿票,同比增长42.91%。
对于快递公司来说,“双11”既是催化剂,更是试金石。同为通达系上市快递公司的申通快递,则被检验出隐现掉队之势。今年11月,申通快递完成业务量为10.13亿票,同比增长18.50%,不仅远不及去年同期39.06%的增幅,更与其他3位同行拉开距离。
02
单票收入占优
顺丰控股龙头地位凸显
观察4家上市快递企业的最新业绩可知,一边是业务量增幅高歌猛进,一边却是愈演愈烈的价格战。
据披露,11月,顺丰控股单票收入16.16元,同比下降17.93%;韵达股份快递服务单票收入2.34元,同比下降28.66%;圆通速递快递产品单票收入2.30元,同比下降21.99%;申通快递快递服务单票收入2.39元,同比下降26.91%。
梳理行业发展脉络可知,2012年,快递行业平均单价为18.6元。随着一轮接一轮的价格战,到2016年,虽然已经有低于3元的低端快递,但平均单价水平仍保持在12.7元。
经过四年的发展,今年11月,行业综合单价下滑至9.86元,“通达系”快递公司的平均单价更是长期徘徊在2元水平。
在单票收入上独具优势的顺丰控股因此收获了更为亮眼的业绩,其11月速运物流业务营业收入146.42亿元,同比增长30.91%,实现连续三年增速保持增长。
3家“通达系”快递上市公司由于价格“划算”,收入之和不足百亿元,发展脚步明显放慢。
03
新玩家入局,快递业鏖战再升级
今年以来,在“老面孔”们不断升级战火的同时,极兔快递、京喜快递等新玩家的到来,让原本胶着的电商快递江湖更加烽火连营。
今年3月,东南亚电商快递龙头极兔快递进军中国市场。不到1年时间,极兔快递的日均件量已达千万单,其势如破竹的发展速度,一度引发a股上市快递公司的围剿。
为了进一步开拓下沉市场,顺丰控股也在不断放低“身段”。今年4月,顺丰控股成立子公司深圳丰网速运有限公司(下称“丰网”),将通过采用加盟体制,与顺丰速运共用一套跟踪系统,未来承担大部分中低端电商件需求。
为了跳出价格战的泥潭,“通达系”快递公司也尝试着“向上”布局高端市场。
近日,中通快递子公司推出“中通蓝网”,定位为高价值产品的快递网络。但靠电商红利和流量起家的快递公司,想要抢占中高端市场并非易事。如圆通速递在2018年10月推出“承诺达”,是“通达系”首个定位中高端市场的直营品牌。但运营1年后,该业务最终以失败告终。
有快递行业人士预计,未来半年到1年,中低端电商快递市场的竞争态势依然激烈,一线快递企业之间将迎来一轮洗牌。
本文来源于物流指闻,不代表本站观点,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